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出扶貧工作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日前制定出台了《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從戰略和全局出發,把扶貧工作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當前,扶貧開發已進入深水區,全國扶貧對象容易脫貧的大都實現了脫貧,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這些地方大多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嚴重滯後,貧困問題呈現區域性、綜合性的特征,扶貧開發任務艱巨繁重,常規手段往往效果有限,這就必然要求有一個頂層設計、行動指南,才能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
      迎接挑戰,最根本的是改革創新。《意見》的核心內容是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健全幹部駐村幫扶機制、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完善金融服務機制、創新社會參與機制,以及村級道路暢通、飲水安全、農村電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產業增收、鄉村旅游扶貧、教育扶貧、衛生和計劃生育、文化建設、貧困村信息化。這些是扶貧攻堅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著力點。創新扶貧機制,就是要抓重點、解難點、把握著力點,全面提高扶貧開發的能力和效率。
      《意見》是扶貧開發認識上的一次重大進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重要論述,把扶貧開發作為關乎我們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置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
      《意見》是扶貧開發機制的重大突破。體制機制具有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只有建立、完善並運用好新體制、新機制,才能使國家意志轉化為各方面實實在在的行動,從而不斷提升扶貧開發效果。比如考核,往往是上面考核什麼,下麵就集中精力乾什麼。長期以來,貧困地區和其他地區一樣,政績考核偏重於GDP,導致這些地方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資、做大GDP上。如果不改革這種考核機制,扶貧開發“縣抓落實”就會停留在口號上。又比如“瞄準”,只有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切實摸清誰是貧困人口、貧困程度如何、為何貧困、怎樣脫貧、誰來幫扶,然後逐戶建檔立卡,因戶施策,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才能解決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指向不准、針對性不強這些長期困擾扶貧開發工作的老大難問題。實施新機制,就是完善和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考核、瞄準機制。
      《意見》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豐富拓展。扶貧開發是關乎戰略和全局的大事,需要全黨動手、全國動員、全社會參與。《意見》從6種工作機制的創新、10項重點問題的解決,到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的具體要求,集中體現了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進扶貧開發,實行最廣泛的社會動員,形成有利於貧困地區和扶貧對象加快發展的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從而更加有效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在全國範圍內配置好扶貧資源。充分運用扶貧開發的新機制和新成果,必將彰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新階段扶貧開發攻堅戰已經打響。“善戰者,求之於勢”。乘勢而上,向著扶貧深水區進發,每一步都離不開創新的精神。扶貧攻堅路,悠悠中國夢。讓我們滿懷信心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洪流,以創新鼓起夢想的風帆,譜寫我國扶貧開發的新篇章!  (原標題:新華社特約評論員:用創新破除扶貧的堅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ccara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